【文物里的抗战记忆】“日本投降矣”:1945年8月15日的《大公报》与“终战诏书”
在80年前的今天,一段措辞晦涩、态度回避的录音正在日本所有电台同时广播。它便是1945年8月15日正午12时,由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终战诏书”。
在80年前的今天,一段措辞晦涩、态度回避的录音正在日本所有电台同时广播。它便是1945年8月15日正午12时,由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终战诏书”。
“日本投降矣!”8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大公报》以震撼的特大号铅字和一个感叹号,向全国人民宣告这一重大消息。这一天,日本天皇裕仁亲自宣读的“终战诏书”录音向日本全国播放,以此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的消息传遍中华大地,坚持长期抗战、深受苦难
80年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发布《停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当日,《大公报》头版用超大号的五个铅字“日本投降矣!”,向全国人民报告了抗战胜利消息。无数人欢呼着冲出家门,喜笑颜开,奔走相告,共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听到“人民公仆”,人们总会心怀敬意,想起焦裕禄、孔繁森等清廉正直、勤政为民的典范官员,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公仆精神,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虽与世长辞,但精神长存。为何官员多自诩为“人民公仆”而非“父母官”?“父母官”原是封
因才情声名鹊起从而引起政文两界名流关注不过到达天津的吕碧城孑然一身,机智的她转念一想,是不是可以靠文字才能,先安定下来。于是写信求助于在《大公报》工作的朋友,不曾想这封信却意外被报社总经理英敛之看到了。在当时,大公报是引领时代的进步期刊。英敛之十分欣赏这位才华
1867 年,英敛之出生于北京,虽隶属满洲正红旗,却家境贫寒,父亲以摇煤球艰难维持生计 ,一家人生活在社会底层,饱受困苦。在那个时代,对于出身贫寒的英敛之而言,加入军籍获取钱粮是改善家庭困境的重要途径,为此,他自幼勤奋习武,期盼能借此改变命运。
1941年9月,走完了短短53年人生旅程后,张季鸾病逝于重庆中央医院。之后,这位《大公报》前主编的遗体,被从重庆迎返陕西故土,在一场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之后,下葬在西安市杜曲镇竹林村一座占地40亩的陵园中。
1948年深冬的北平中南海,暖阁里的炭火噼啪作响。傅作义握着女儿递来的《晋察冀日报》,突然将报纸重重拍在案上:“你真是共产党?!”站在对面的傅冬菊平静地理了理旗袍下摆:“父亲,您桌上的《大公报》说国军丢了东北,《申报》讲上海物价飞涨,您觉得南京还能守多久?”这
在我小的时候,很少见到父亲,他整年不在家,当时是在直隶保定教书,后来嫁给田汉的安娥、王若飞的夫人李培之、张苏的夫人齐树容都是他那时的学生。武昌起义爆发,他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并不让他的大妹妹裹小脚,还送她到定州城里去读书,大姑多次偷着跑回家,常常把脚再裹上,当
“一夜之间,社交平台被‘大公报滚出香港’‘汉奸媒体’等极端言论刷屏,评论区涌入数万条辱骂,甚至有人扬言要‘炸毁报社大楼’。
长和出售港口事件等相关内容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呈现“病毒式传播”,但信息同质化非常严重。例如:
李嘉诚卖港口一事终于按下了暂停键,这件闹得满城风雨的“卖国交易”终于还是“被迫”停止了,国家出手也让我们看到了转机,同时也说明了巴拿马港口对中国的重要性,以及李嘉诚的“贼心”确实大。
大公报被大规模辱骂围攻!究竟有何仇何恨?大公报为何遭大规模辱骂围攻?这是有何仇怨?大公报遭受大规模辱骂围攻!到底存在啥仇啥恨?大公报被大规模辱骂围攻,这是结了什么仇怨?大公报遭遇大规模辱骂围攻,到底是何仇何恨?
《哈达铺的灯光》亮金城 红色星火映山河。一盏灯光穿越时空的精神图腾、一张报纸改写历史的战略密码、一代人勇毅前行的足迹照亮复兴征程……3月28日晚,原创话剧《哈达铺的灯光》在兰州首演。
3月13日,《大公报》发表一篇名为《莫天真勿糊涂》的文章,用严厉的措辞,点名批评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实业公司向美国贝莱德出售港口的事件。从那天起,李嘉诚及其家族企业被国人关注、谴责。查阅诸多资料,感觉事情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最近,李嘉诚相关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 《大公报》 对李嘉诚“卖港口”套现的一系列批评更是成为舆论焦点。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批评李嘉诚的 《大公报》,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自打3月4日李嘉诚被传出要出售43个港口的风声后,全国上下各部门也掀起巨大风浪,前有广大民众对李嘉诚口诛笔伐,后有各大官媒相继点名怒批其行为。
万安伦的《中国文学奖励史》系统梳理了中国五千年文学奖励的历史脉络,聚焦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的双重机制,揭示其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深层作用。全书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万安伦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奖励机制研究》聚焦20世纪中国文学奖励现象,系统梳理其历史脉络与机制演变,揭示其文化功能与社会影响。以下是主要内容简介: